本篇文章2578字,读完约6分钟

2018年9月18日《科技日报》“资本直通车”上刊登的“苏州金融城”,聚集了440多家金融服务机构和基金投资机构,资本规模近800亿元,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昂贵融资的困境 如果一个企业不创新,那就是“等待死亡”,而创新可能就是“寻找死亡”。创新的风险和收益就像一对孪生兄弟 如何让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不缺钱”?近日,苏州高新区182家企业依靠全程跟踪服务的“政府管家”获得了1095万元的科技和财政补贴资金 其中,130家企业获得866.91万元贴息,50家企业获得136.55万元科技奖励,2家天使投资机构获得天使投资引导基金 “苏州金融城”是由苏州高新区和招商局集团联合兴建的,堪称首都的“直通车”。聚集了440多家金融服务机构和基金投资机构,资本规模近800亿元,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这种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合作的模式已经形成了技术和金融创新发展的“三驾马车”,并正在逐步理顺这个问号 “政府管家”跟踪了整个过程。2014年,在美国学习的刘洋博士做出了一个绝望的决定:卖掉美国别墅,带着他事业巅峰时期的妻子和孩子回到中国 他在苏州高新区正式成立苏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带领团队专门从事智能家居安全设备和家庭大数据的研发 在创业之初,像许多科技公司一样,刘洋公司也遇到了融资问题 尽管出售别墅的资金支持了公司第一年的运营,但持续的投资让他无法持续 2016年,苏创业投资集团在对公司进行了全面调研,决定投资200万元,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政府对人才的支持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为年轻人提供了许多机会,并建立了大量创业孵化器 “刘洋不忘利用自己的经验做广告。 目前,该公司的估值已达数亿美元。今年,它刚刚完成了第二轮数千万的融资。掌握核心技术的刘洋充满信心。他越来越接近在五年内成为全球智能安全领域第一的目标。 “在为企业发展服务方面,几乎可以说‘保姆式’服务已经实现。很多时候,公司还没有开口,我们的平台已经搭建起来,服务已经陆续送到门口 区科技局副局长顾军告诉记者 通过一年一度的“春风科技与金融行动计划”,我们进入行业,接触企业,并协助企业积极申请申报。最终,许多企业得到了上级政府资金的补贴,缓解了科技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压力 此外,投资机构的政策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100万至1,500万定居奖励、高达60万的税收奖励、租赁办公空间的补贴或优惠...为了鼓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落户,苏州高新区政府为“苏州金融城”注册机构制定了落户、人才、开发、住房等优惠政策 目前,该区已被批准为中国第一个“风险投资示范基地”,也是中国唯一的“保险与科技相结合的综合创新试验区” 金融城聚集了800亿的资金来开车和打电话,不系安全带,还有甲板违规...如今,这些非法行为都是“阻止食物” 去年,被称为最严厉执法武器的“海燕”上了网,每周缴获数万辆非法汽车 它的“醒目”已成为非法司机的噩梦,道路交通秩序也大大改善 该智能系统的创始人是苏州科达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苏州科达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资本追逐的“香椿” 这种便捷的融资体验依赖于苏创业投资集团创造的技术和金融一站式服务 苏州高新区除了积极推进科技和金融政策,为企业带来效益外,仍处于全省领先地位。以苏州高新区创业投资集团为核心,构建科技金融平台,聚集科技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创新的科技金融生态基本形成。 苏州高新区和招商集团共同打造了“苏州金融城”,这是最宝贵的土壤。这块土地总规划面积只有4平方公里,资本规模近800亿元 “苏州金融城”建设旨在整合区域内各种创新载体资源,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充分对接,发挥“太湖金谷”作为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第一家国内委托服务机构的独特优势,建设具有新三板特色的产业金融城、科技金融城和生态金融城。着力实践“两高两新”,服务高新区新一代电子信息、医疗设备、生物医药和新能源。 作为金融城的“操盘手”,苏创业投资集团形成了基金投资、科技金融、创业支持、上市服务、集群建设协调发展、综合互动五大发展板块 集团拥有60多家成员企业,累计投资项目200多个。成功推动了该地区8家企业的上市,并推动了恒久光电、科达科技、湖电等一大批地区知名企业的上市 “金融推动者”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近日,苏州崔嵘特种机器人公司成为第一批“高科技贷款”的“先行者”。总经理陈说:“这次真是‘及时雨’!”“高新贷款”由高新区管委会出资1.5亿元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池。合作银行按照1: 20的比例建立了一个30亿元的信贷库。区级以上领军人才创办(参股)的企业、高新区院孵化培育的企业和区内重点科技创新企业可提供最高500万元的专项贷款,不设收入、利润等财务门槛。 据初步估计,将有1000多家企业从这一技术和金融创新产品中受益 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大量创新型“草根”往往因“轻资本、重智慧”而被排除在传统信贷融资模式之外 如何让科技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不差钱”,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走上了依靠“大庭院”积累科技资源和“政府引导企业和企业吸引风险投资和风险投资带动金融”的创新投资道路 2017年6月,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落户高新区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吴静带领的先进监测技术仪器团队,已将自主研发的水污染预警溯源仪产业化 该产品填补了国内外空空白,成为环境保护领域水环境监测的“工具”。今后,水预警可追溯网络将在全国推广 除了水污染预警追溯技术外,还有超大孔臭氧活性炭技术、高浓度复杂成分工业废水近零排放技术等多项技术。这些技术将在“技术评估-市场评估-自主经营或行业并购”的转换机制下逐步完成产业化目标 在过去的一年里,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引进了13个高水平的技术团队,建立了3个综合应用研究中心,孵化了4家技术公司,完成了筹集1亿元天使基金的一期工程 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已聚集了100多家医院和学校合作载体,并获得了近1200家R&D企事业单位的认可 2017年,新增北航苏州创新研究院、国家电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所等21个大型四合院。今年,新推出了17栋大型四合院 大量科技成果转化,催生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公司,为苏州高新区“高质量”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习生何,记者张伟)

标题:“操盘手”送来及时雨 科创企业不差钱——苏州高新区破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地址:http://www.slqncy.com/szxw/1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