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2字,读完约3分钟

2019年2月5日出版的《光明日报》记者苏烟在除夕夜,曾经热闹的苏州科技城也出现了“空市”的现象,但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学院现代中药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却灯火通明。刘雪松和他的创新团队仍在加班。 “上月末,有关部门启动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口服中药制剂先进制造与信息技术集成研究’,围绕口服中药制剂整个产业链,开展了先进制药与信息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共有18家国内研究机构和中药制药公司共同参与。 除夕夜加班就是要密切关注围绕这个话题的实际计划和实施细则 刘雪松告诉记者,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该项目将形成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中药智能制造技术群和先进的制药技术标准,同时将形成多条国际领先的中药制药示范生产线,为我国“十四五”期间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除夕夜,刘雪松不仅忙于此事,还确保在春节期间完成iso中药生产国际标准的修订和制定 2018年10月,刘雪松团队组织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中药生产国际标准被国际组织专家投票通过,即将颁布的标准应在今年夏季前完善 此外,刘雪松仍在组织新一批中药国际标准的申请。“这些标准是行业和国家的标志性成就 时间很紧,我必须在三月和四月回复,所以我必须利用除夕和春节假期尽快回复 ”刘雪松说 刘雪松作为浙江大学药学院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制药工程、药剂学、中药及过程分析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现代生产关键技术 如中药高效节能制药设备和工艺及自动控制技术,解决了国内中药企业生产设备落后、药材利用率低、溶剂消耗大的缺点,改变了中药企业传统的人工操作控制模式,实现了中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工艺参数的控制水平,提高了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011年,浙江大学与苏州市联合成立了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所。当时,浙江大学有一批像刘雪松这样的教授,他们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但缺乏良好的技术转化平台和成果转化环境。学院旨在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绿色通道,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和人才团队 刘雪松于2011年来到苏州,创办了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学院现代中药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在过去的五年里,他承担了40多个国家项目 同时,他致力于建立一个工业化平台。目前,全国已设计建设了152条中药数字化生产线。生产线年产值累计300亿元,中药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药材提取效率提高10%。能耗降低了20% 刘雪松创新团队的成员告诉记者,加班和出差是刘雪松的常态 为了推进合作项目,在过去的两年里,他已经飞行了393次,乘坐高铁旅行了400多次。他一天最多去了5个城市,三天只睡了6个小时 两年来,刘雪松已走访了200多家规模以上的医药企业,并与全国100强中药企业建立了联系 “在千户人家团聚的除夕之夜,我们坚守岗位,更好地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医药技术应用于中药行业,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提升中药制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标题:中药现代化“领跑者”刘雪松的除夕之夜

地址:http://www.slqncy.com/szxw/1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