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0字,读完约4分钟

《苏州日报》2018年3月29日发表文章称,“2017年,全球地理信息和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超过5000亿元,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苏州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昨天,在位于苏州高新区的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布局300个地级市应用服务点,进一步提升以地理时间空大数据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生态网络,加快国家工业园区建设 2013年开始在江苏建设的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资源研究所的R&D和产业化基地 它采用“1+1+n”的架构模式,即一个研究所:苏州地理科技学院;1工业园区:中科苏州地理信息工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n个集群载体,包括若干研究中心、若干产业化项目和企业以及一个综合人才培训基地,侧重于地理信息、地理文化、地理教育和地理卫生领域的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五年来,在中国科学院周成虎院士的领导下,不断创新实践。以遥感大数据为切入点的地理信息产业、以主题全息地图为核心的智慧教育产业、以地图图画书为主体的地理文化产业已基本形成 其中,中国首个pb级遥感大数据产品中心已经建成,15家相关企业已经形成集群,并正在全国范围内扩张 同时,建设了一批以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中心为重点的国家、省市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全空机房信息系统”等一批国家、省市重大研发项目 江苏地理信息产业园、空大数据园区和国家高分辨率地球观测系统江苏数据应用中心成功建成,国际先进的100pb petabyte大数据云平台投入运行。国家科学院联盟地理资源分联盟等也已经宣布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获得了2015年国家测绘科技特别奖和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截至去年底,基地已有17家注册科技型企业,500多名员工中有39%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 目前,该基地承担了10多个国家、中国科学院、省市科研和产业化研发项目,并获得100多项发明和软件版权 “面向新时代,我们将抓住中国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建设国家地理信息文化产业园为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强地理信息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要素建设,扩大‘一带一路’地理信息服务基地建设;推动以苏州为总部、年产值数百亿元、工业产值数百亿元的地理信息文化产业集群大发展,”周成虎说。“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可以通过导航地图在一个小时内看到世界的实时变化。我们的基地将为快速处理卫星数据以实现这一目标做出不懈的贡献 到2020年,基地将打造以北斗应用为核心的导航定位服务产业 与北京航空航天空大学合作,以芯片研发、终端开发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导航定位服务产业已成为中国北斗应用和产业发展的高地之一 它将开发一个由“互联网+”支持的未来教育平台 全面启动“金脑”计划,搭建覆盖k12基础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云教育平台,以“中科智图”为未来教育产业集群的龙头 启动以区域经济社会大数据、地图编辑网络平台、地图出版为主要内容的“华夏土制”系统工程,建设“一个中心、多个创意点”的国际文化创意园区,打造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地域文化产业。 开发全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基于主题地图和大数据的云教育平台、智能位置识别等核心技术和系统,打造“天启数据”、“知识地图”等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品牌,形成地理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和产业增长点 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的国内外影响力,推进“百所高校入驻苏州,共创地理信息文化大业”行动计划的实施,整合地理信息、地理文化、未来教育等相关资源,实现苏州创新创业要素的高度集聚 (周建月,高新区首席记者)

标题:布局建设300个地级市应用服务点 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将建

地址:http://www.slqncy.com/szxw/1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