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8字,读完约3分钟

“这是一首迟来的青春之歌,一个大时代的拼图,一个特殊的生活档案,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一代人的共同记忆,以及生动而温暖的故事。 8月19日,中央电视台著名记者、主持人荆以丹携新书《我的最后一代工农兵》来到苏州高新区科技大厦科技馆,与热爱阅读的人们一起追忆难忘的青春,畅谈阅读和生活。 作为著名的主持人和记者,荆以丹多年来与《焦点访谈》、《感动中国》、《经济半小时》、《一个丹的话题》、《东方时间空》等栏目同行,成为中国舆论监督和现代公民成长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她连续15年主持《感动中国》,影响深远,深入人心。她真诚、简单、睿智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各年龄段观众的喜爱 《我的最后一代工人、农民和士兵》是由荆以丹和几位“50后”作者合著的青年回忆录。他们特殊的生活档案构成了这个伟大时代的拼图 作者是在中国时代巨变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不仅赶上了“下乡”,还赶上了“推荐上大学”,还赶上了改革开放 时代给了他们特殊的青春、特殊的使命、特殊的爱和特殊的命运...在过去的30年里,他们的青春浪漫,他们的艰辛历程和他们的成长都在这本书中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恢复高考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和几代人的命运 荆以丹说:“如果人们不了解恢复高考前的历史,那就是缺乏参考。通过我们在书中的个人叙述,我们可以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回顾未来的参考。 在写作安排上,《我最后的工农兵》分为五个部分:“同一时刻”、“前传”、“真实故事”、“后传”和“他们眼中的我们” “同一时刻”是指1976年秋粉碎“四人帮”时,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面对同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各自状态;《前传》讲述了他们在成为来自城市、高原、田野的知青、工人或农民之前各自的经历...;“真实的故事”是“我的青春,我的阶级”,生动地讲述了他们“饥饿的心,半满的阶级”,文化逐渐复苏中的“久旱逢雨”的感受,以及票号时代“拿粮票去实践”、“在毛主席纪念堂工地做志愿者”的独特人生经历;《后传记》讲述了作者在1978年底离开校园后的职业成熟的故事。有的“教全国人民学拼音”,有的“读得不够,不愿意,不愿意”,“50岁的人和年轻人一起读博”,有的走在媒体的前列,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应该跟随时代的脉搏,愿意在艺术语言的滋养下优雅地变老。 作为一个媒体人,荆以丹想让这本书“生动多彩”。这本书封面上的二维码包含了作者的声音。书中的60幅手绘都是由荆以丹1976年的广播班同学李小梅画的。她用自己的心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揭露批判大会”、“浸脚防蚊”、“沐浴在锅里”、“睡老鼠”、“深夜补裤”等, (任静)

标题:展现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青春 敬一丹来高新区与读者交流新书写作心得

地址:http://www.slqncy.com/szxw/18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