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88字,读完约6分钟

——十年禁渔令下长江流域三省四市渔民的增收困境与转型之路

实践背景:

2021年是长江“十年禁渔”的开局之年,2021年2月10日农村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长江十年禁捕,共计退补上岸渔船11.1万艘、涉及渔民23.1万人。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多年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影响,长江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水域生态修复任务艰巨。

正文内容:

为深入了解禁渔后渔民的经济生活现状及转产转业发展概况,2021年7月和8月,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禁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别在扬州、江阴展开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实地考察、深入基层,弘扬厚生精神、积极参与进程,圆满地完成了实地调研活动。

第一站:扬州

扬州市地处江淮交汇、调水源头,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东部,域内河网密布,湖荡众多,水域资源丰富。为全面实施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补偿制度,扬州市紧锣密鼓地开展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禁捕工作。在此背景下,扬州调研分队来到扬州市石头工渔港进行实地调研,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扬州市渔民经济现状,发现渔民现存困境及转产转业发展概况。

7月11日上午,扬州市调研团队准时来到扬州市石工头渔港集合。在集体的调整分配后,扬州调研团队开始了实地调研走访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向渔民询问了再就业和转产转业等方面的问题,邀请渔民填写了问卷,拍摄了相关活动照片并写下了访谈记录。通过与渔民关于禁渔问题的访谈和对问卷的回收整理分析,团队成员初步了解到了石头工渔港渔民的生活现状和渔村的基本情况。

扬州市渔港是“优化功能布局、以集约高效利用资源为前提,重点打造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港口。通过渔港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到扬州市渔村振兴实施情况和渔村的发展现状。扬州市渔港渔民众多,捕鱼历史悠久,是退捕工作开展以来涉及的重点地区之一。此前因为渔港长期过度捕捞,野生渔业资源大量减少,并且难以恢复。但自禁渔令颁布后,扬州市渔业生产方式逐渐从原来的盲目扩大转变为科学发展。

7月12日,扬州市调研团队分成两批分别前往扬州市渔村进行调研。渔村负责人和村民表示,渔村准备发展高密度、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水产养殖,建设“生产+加工+科技+销售+品牌”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现代渔村。当地政府也一直统筹考虑渔民转产再就业问题,思考因地制宜推动渔业转型的渠道和渔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方法,具体措施有成立劳动合作社,采集适龄人员就业意向和本地企业用工需求,推动建设集农家乐餐饮、民俗、垂钓等为一体的渔文化社区。

7月13日,团队成员抵达扬州市农业委员。扬州市农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禁渔令的出台和施行,为扬州市渔业资源的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扬州市也会积极响应长江“十年禁渔”长效机制,积极实施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同时扬州市农业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扬州市会严格按照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落实渔业资源相关保护工作。

随着国家禁渔政策的大力推行,渔业资源得到明显回升,但还是存在非法捕捞的现象,群众对此意见很大。针对此现象,扬州市农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禁渔政策,需要相匹配的、严格的法治环境。相关负责人反复强调,只要违反禁渔政策规定,采用禁止使用的渔具、捕捞方式方法进行捕捞者,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有权依法处理;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站:江阴

自长江禁渔令颁布以来,江阴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禁捕退捕决策部署,高举最严“禁渔令”,落实各项“硬措施”,确保长江禁捕工作得以高位推进、系统治理、长效监管。在此情况下, 8月4日和5日,江阴调研团队来到江阴市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和渔民家中进行实地调研,开展为期两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渔民对“禁渔令”的看法、“禁渔令”给渔民经济生活带来的改变、渔民再就业及转产转业现状。

8月4日,调研团队来到了江阴市人力资源管理中心。通过与政府人员的交谈,团队成员对禁渔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长江禁渔令颁布以来,江阴市把长江禁捕退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压责任,系统施策,全面攻坚,确保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此外,江阴市、张家港市、靖江市、常州市新北区四地农业农村部门协商共建,制定了长江禁捕执法协作共管协议。

今年以来,由江阴市全面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采取部门横向协同、地区互动协作、部门和沿江镇街园纵向联动等方式开展长江禁捕执法联合巡查71次,出动巡查人员1500人次,劝退垂钓人员150人次。

下一步,江阴市将持续深化“联勤巡查、联动共治、联合执法”的工作思路,加强互通互助互访,突出严防严控严打,建立健全跨区域风险防控、舆情导控和应急处置预案,完善提升联席会议、业务研讨和信息共享合作制度,全面筑牢长江“十年禁渔”监管防线。

8月5日,江阴市调研团队前往渔民家中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与渔民的交谈,团队成员得知:禁渔期内,政府每个月补贴220元,此外对捕捞船只的拆除进行补贴。其余的一些补贴是由沿岸的工厂根据渔民拥有的捕捞网数量进行一次性补贴的。渔民的经济生活深受影响,渔民再就业和转产转业依旧困难。由于工作经验和文化水平的欠缺,年长的退捕渔民基本在家由子女赡养,中青年渔民退捕后大多数选择外出务工。虽然有政策补贴, 但收入也大不如前。

此外,对于长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渔民们表示:禁渔期内严格遵守规定;经过政府科普,对不小心捕捞的珍稀鱼类也都放生。但光靠禁渔是不够的,还需要改善水质,而长江的水质污染严重,主要由化工厂引起。长江沿岸的化工厂污水处理与排放,政府也需要严格监督管理。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有利于团队更好地了解禁渔后渔民的经济生活现状以及渔村振兴的概况,更深层次地探索渔民的增收困境与转产转业发展情况,并针对渔民实现持续增收和渔村的振兴发展建言献策,促进区域生态发展和绿色经济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曹洁、古梦颖、赵梦雅、陈瑞棋)


标题:暑期社会实践|上岸的渔民与振兴的渔村

地址:http://www.slqncy.com/szxw/32921.html